亲爱的读者们,今天我要给大家介绍一个特别有趣的话题——bruiser!你可能对这个词不太熟悉,但别担心,我会带你全方位了解它的含义、用法和背后的故事。准备好了吗?让我们一起踏上这场bruiser的探险之旅吧!
bruiser这个词起源于中古英语,最早用来描述野兽或残暴的人。13世纪的诗集中就有它的身影。到了15世纪,bruiser开始被用来形容暴徒,指的是那些在拳击场或街头斗殴的人。而在17世纪,bruiser的含义进一步扩大,指的是那些行为难以控制、可能会伤害他人的暴力分子。
bruiser作为一个名词,通常用来形容以下几种人或事物:
1. 彪形大汉:一个强壮、高大、看起来很有力量的男人或男孩。
4. 骑马瞎冲的人:一个在马背上横冲直撞、不考虑后果的人。
1. “他看起来真像个bruiser,我不敢和他打架。”
2. “这位bruiser在拳击场上可是出了名的厉害。”
3. “工厂里有一台巨大的bruiser,专门用来压碎废铁。”
bruiser这个词在电影和文学作品中也有不少出现。比如,在2000年的电影《死神来了》中,就有一位名叫Bruiser的恶棍角色。此外,bruiser还与拳击文化紧密相连,许多拳击手都以bruiser自称。
bruiser的近义词有很多,比如:
1. muscleman:肌肉男
2. bodyguard:保镖
3. bouncer:保安
4. tough:强硬的
5. toughie:难对付的人
bruiser的发音有两种,美式发音为[?bruz?r],英式发音为[?bru?z?(r)]。
据说,bruiser这个名字的由来与一位名叫Bruiser Brody的拳击手有关。Bruiser Brody是一位来自美国的职业拳击家,他在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非常受欢迎。他的名字Bruiser就是因为他身材魁梧、力量惊人,而且打法凶狠。
bruiser这个词虽然听起来有些凶猛,但其实它背后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。从彪形大汉到职业拳击家,bruiser的形象深入人心。希望这篇文章能让你对bruiser有了更深入的了解,也欢迎你在评论区分享你对bruiser的看法哦!